去年到現在環保督查一直沒停,尤其山東、河北、河南、最為嚴重。國家大力度整治環境,從企業減產到農村煤改氣、煤改電,直至小作坊、小企業的掐電停產。
緊跟著許多化工老板相繼轉行,整個上半年化工都是供過于求,讓化工商們欲哭無淚。
堅持不了能轉行的都轉行了,剩下的都是做了一輩子化工,實在不想放棄的。為了家庭、孩子、理想、再難也要堅持。
前不久,一個搞化工的朋友告訴我,他廠子倒了。
看朋友心情不好就跟他一起聊了聊當前的形勢,并且也對倒閉的原因有針對性的了解了一下,總的來講,應該有以下五點主要原因:
01沒拿到環評
朋友和其他人搞化工有些年了,確實是存在一些污染問題,因為環保督查日益嚴苛,從去年年末開始整環評的事,一直沒法通過,又經常整頓關停,心寒了。
02開始虧本了
去年前三季度還好些,最嚴的那段時間停業了一個多月,然后再度開工。從2018年年底就不行了,隔三差五的停,原先是賺的,不過比前幾年都賺的少得多,今年一直在虧,還因為總關停整頓流失了好多穩定客戶。
03貨貸壓力大
哥幾個原以為去年熬過去就沒事了,加上去年就開始整環評的事情,于是今年年初腦子一熱貸款買了幾臺新設備擴張,結果懵逼了!不僅成本都沒收回來還開始虧錢了,貸款壓力又大,幾個人又都有家庭,沒辦法,這兩天準備賣設備了,說能回點血是點。
04人工和房租水電
人工成本這幾年一直是在漲的,加上制度的完善,從三險一金變成五險一金,水電壓力也一直有的,特別是工業用電。房租這一塊,特別是租倉庫,5月開始就一直比較雞肋了,用得不多,又不能不租,租了又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好好開工,無形之中,這些成本都讓朋友很頭疼。
05惡意低價競爭
今年行情大跌,朋友的廠也深受其害,像他們這種小廠子就是靠低價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的,拼技術自然是比不過大企業,也沒那資本拼技術,但現在不少大廠商開始搞低價這一套,朋友這樣的廠只能一直壓縮自己的利潤,這也是導致虧本的原因之一。
從去年底開始,化工企業就如臨深淵、如履薄冰,在環保督查的催化下,加速了所謂的化工行業“大洗牌”,很多中小企業就支撐不住被洗下去了。
越來越多的化工企業苦于“客源流失,囤料難出”等問題,這樣一來,便激發了產業互聯網的崛起,各種促進化工行業發展的供需平臺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。面對這些琳瑯滿目的平臺,一心想賣料的你要怎么選擇?實際上,想發展長遠的化工老板,都會有堅定的目標,很少去糾結做選擇題。因此“讓材料生意變簡單”,成了不少同行支持并使用的首選。
選正規廠家,還得選誼誠化工纖維素 趕緊聯系我們吧 18032291269 同微信